-
产品详情
硫铵工段工艺流程 饱和器法硫酸铵生产工艺 喷淋式饱和器 硫酸铵生产设备
喷淋式饱和器主要用来生产硫酸铵,集酸洗、吸收、结晶、除酸、蒸发为一体,具有煤气系统阻力小,结晶颗粒较大(平均直径 0.7mm),硫酸铵质量好,工艺流程短,易操作,设备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新建改建焦化厂多采用此工艺回收煤气中的氨。
① 来自脱硫工段的粗煤气经煤气预热器加热至预定温度, 进入硫铵饱和器上段的喷淋室.
② 在此煤气分为两股,沿饱和器内壁与内硫酸器外的环形空间流动。
③ 循环母液逆向喷洒, 使煤气与母液充分接触,煤气的氨被母液中的硫酸所吸收,生成硫酸铵结晶。
④ 然后煤气合并成一股, 沿切线方向进入硫铵饱和器内的除酸器,分离煤气中夹带的酸雾后被送往下一工段。
⑤ 硫铵饱和器母液中不断有硫铵结晶生成,且沿饱和器内的中心管进入下段的结晶室,用结晶泵将其连同一部分母液送至结晶槽,在此分离的硫铵结晶及少量母液排放到离心机内进行分离,滤除母液,并要热水洗涤结晶。
⑥ 经分离和水洗的硫酸铵晶体由胶带输送机送至振动式流化床干燥器干燥,再经冷风冷却后进入硫酸铵储斗,然后称量、包装送入成品库。
⑦ 离心分离的母液与结晶槽溢流出来的母液一同自流回饱和器。
① 硫铵的结晶属于反应过程,主要由反应、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晶核的产生和晶体的成长几个阶段组成。
② 随着反应的进行,形成过饱和溶液,达到一定过饱和度时,析出固相微观晶粒,这是晶核的形成过程,也称为初级成核,接着是晶体的生长过程。
③ 同时,由于晶液的流动,晶体之间及晶体与设备之间的摩擦、碰撞,液体对晶体表面的冲刷,又产生新的晶核,称为二次成核。
④ 通常晶核的形成和晶体的成长是同时进行的。在结晶过程中,晶核形成和生长都要消耗溶液中的溶质。
产品粒度影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晶核成核速率越大,生成量就越多,生长速率就越慢,结果导致大量的细小结晶;反之,晶核生成量越少,结晶粒度就会长得越大。此外,温度、搅拌、酸度、杂质等结晶条件也对产品的粒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母液酸度:对硫铵结晶的影响主要为:酸度的高低对结晶形状的影响和酸度的频繁变动对结晶的正常生长条件的影响。要生产大颗粒结晶硫胺,应减少大加酸的次数,尽量延长饱和期的稳定操作时间。
母液晶比:母液中所含硫胺结晶的体积与母液和结晶总体积的比,称为晶比。对饱和器中晶比的控制,是控制硫胺结晶粒度的重要措施。晶比的控制原则应是:避免初级成核,适当控制二次成核,尽量延长晶体的生长时间。正常生产中晶比的控制,小不低于 10%,达 30%时取出为宜。
母液杂质:溶液中的杂质,对结晶过程的所有阶段都产生影响。硫铵母液中杂质的种类和含量,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工艺流程、硫酸质量、用水质量和设备的防腐质量。母液中所含的可溶性杂质主要有铁、铝、铜、铅、锑、砷等各种盐类,多半来自硫酸、设备腐蚀和工业用水,这些离子吸附在硫铵结晶的表面,遮盖了结晶表面的活性区域,使结晶成长缓慢;甚至形成细小畸形颗粒。金属离子对硫铵晶体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如铁离子。因此需要在工艺设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源上减小杂质的进入。